只要是潮水,就有退去的一天。留給 Yuga Labs 思考的時間,也許不多了。
(前情提要:BAYC無聊猿殞落!NFT地板價被「胖企鵝」超車,Yuga Labs創辦人:有了可敬的對手 )
(背景補充:胖企鵝將超越BAYC?單週暴漲54%,地板價最高達19.5 ETH )
當 Yuga Labs 宣佈收購了 Moonbirds 的開發團隊 PROOF 後,大家對於 Yuga Labs「NFT 的 LVMH」這個標籤幾乎不再有什麼疑問。現在,Yuga Labs 坐擁 CryptoPunks、BAYC、MAYC、BAKC、「猴地」Otherdeed、Meebits、Moonbirds 等 NFT 頂級 IP / 專案。這些專案在 OpenSea 歷史前 15 大交易量的專案中佔據了 8 席。
但與此同時,Yuga Labs 也遭遇了有史以來最強有力的挑戰者。在 2 月 17 日,Pudgy Penguins 的地板價首次超越了 BAYC。與 Yuga Labs 近年來在收購路上的不斷前進相反,「無聊猿」的魅力卻在不斷消退。
延伸閱讀:BAYC無聊猿殞落!NFT地板價被「胖企鵝」超車,Yuga Labs創辦人:有了可敬的對手
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為什麼 Pudgy Penguins 獲得了市場的青睞?為什麼「無聊猿」失去了魅力?
「專案方在做事」並不是嘲諷,NFT 玩家其實很寬容
「拉盤就是正義」,這句話在 NFT 玩家群體中廣為流傳且流傳已久,甚至成為了某些批評 NFT 玩家很 toxic 的聲音的根據之一。還有一句在華語 NFT 玩家群體中流傳的金句,「專案方在做事」,大家總是半開玩笑地說最怕做事情的專案方,越做事 NFT 越跌。
但 Pudgy Penguins 的成功其實證明了,過往很多「在做事」的專案方實際上是感動自己或是待在自己的舒適圈內,所謂的「做事」並不能讓持有者清晰地看到專案的長期戰略,也不能為專案帶來長期的價值。
在 NFT 的上一輪牛市中,是個 PFP 專案都會說自己要做 IP。結果呢?我們看到的是發新系列、發 Token、搞質押… 搞來搞去大部分都是待在自己的舒適圈,在 Web3 這一畝三分地用熟悉的旁氏激勵內卷。而實際上,做 IP 是一個長期的大工程,以 Web3 為起點的團隊所擅長的往往也只是在 NFT 或 Web3 圈內的運作。當一個專案方成功從懷抱夢想的散戶中拿到了錢,有多少把這些錢花在請專業的品牌構造、內容創作、社媒運營等方面的人才上?
拉盤是不是正義?是,甚至可以說地板價的上漲是 NFT 玩家最大的情緒價值來源。Pudgy Penguins 背後有沒有做市商在操盤?我不知道,但我相信大部分人也都認為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有」。那光拉盤能不能讓 Pudgy Penguins 取得這麼巨大的成功?
不能。這樣的成功需要可能存在的做市商與散戶的價值認可形成合力。Pudgy Penguins 在 IP 建設上的一系列邏輯是合理的,它們為自己可愛、有親和力的形象制定了一個相匹配的品牌觀,根據形象特點選擇賣玩具這個突破點,獲得了不錯的成績。這些事情配合地板價的上漲,既穩固了自己的社群,同時也在 NFT 玩家群體中形成了新的價值認可:
「好好做事的 NFT 專案,它真的可以漲啊」
敘事有沒有邏輯,在於市場認不認可。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到,之前被罵到狗血淋頭的 Doodles,過去的一個月內也上漲了近 70%。有啥利好嗎?沒有,最近的新聞是和 G-SHOCK 出聯名手錶,但 Doodles 一直在「做事」。
Cool Cats 也開始「做玩具了」,所以在過去的一個月內,Cool Cats 也收穫了與 Doodles 差不多的漲幅。
做 IP 的道路上,Pudgy Penguins 僅僅只能說有了一個不錯的開始,但在 NFT 市場上就已經有了如此驚人的表現。NFT 玩家其實真的很寬容,一點都不 toxic。
「只要是潮水,就有退去的一天」
Pudgy Penguins 的地板價超越 BAYC,被許多玩家視為歷史性的時刻。其實有很多的 NFT 玩家並不驚訝,並且都有著各自的角度來闡述為何自己認為這一歷史性的時刻其實是一種「必然」。但對我來說,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很簡單:
「Yuga Labs 已經不酷了」
BAYC,或者說 Yuga Labs,是否還記得自己來時的路?我不是說它們忘了自己是一個 NFT 專案,我是說,它們是否還記得自己做 BAYC 時那種「我要做一件很酷的事情」的激動,忘了那份曾經的理想主義?

「在沼澤中的祕密俱樂部閒逛,僅限猿類。並在俱樂部浴室牆上的協作畫素板上塗鴉」,這種 vibe 吸引了當時消費不起 BAYC 的我想盡辦法去觀察 BAYC 的持有者群,並且感受到像在一個醉醺醺的小酒館裡充滿了一個個天馬行空的理想者的感覺。
曾經的 vibe,曾經的團結,曾經的社群交流與集體決策,究竟是在何時消失的?「Apes together strong」的口號似乎變得越來越空洞,社群看著 Yuga Labs 在收購的路上一路狂奔,掏出一個個伴隨著新資產的小遊戲(Otherside 很酷,但那之後…)。在商業上,Yuga Labs 一直在拓展,但留給社群的,似乎更多的是迷茫與失落。
無論是做 IP,還是做遊戲,這些都是 NFT 在第一輪急速而劇烈的價值膨脹後規劃的新故事。儘管在後來,NFT 玩家們對這些新故事產生了免疫,甚至嗤之以鼻,但其一這並不可恥 —— 就像股票,有時候你也可以認為一家公司是在講故事 -> 交付 -> 講新的故事中迴圈,只是能交付的叫價值,不能交付的叫泡沫。其二,在當時,大家是發自內心地對這些 NFT 無限的可能性感到振奮,並且站在新時代浪潮上的發自內心地感嘆 ——
「酷!」
根據 Pudgy Penguins CEO Luca Netz 的「NFT 價值積累漏斗」理論,8888 個 Pudgy Penguins,假定能有 300 萬個忠實粉絲,只要有 0.3% 的轉化率就可以消化完。但 NFT 畢竟不是證券,無論實體業務運營到有多高的利潤,NFT 都很難在現行監管下直接給持有者分紅。那麼這種粉絲轉化到消費 NFT「收藏品」,還是得靠「酷」。

如果 BAYC 一開始不「酷」,那就不會吸引到一幫堅定的支援者,誰看到一個滿是紙手的專案會想對其進行拉擡呢?對「酷」的遺忘,其實是對社群的拋棄,也是忘記了初心。
如同 NFT 巨鯨「關老師」@jivacore 所說的那樣,「Yuga Labs 就像 Supreme 也不酷了一樣,只要是潮水,就有退去的一天」。
而 BAYC 社群的聲音中,讓我感觸最深的,不是那些大 V 對於 Yuga Labs 本次收購的不解或是批評,而是 @votefloridaman 的這句話:

結語
我們快要熬過了 NFT 乃至整個加密市場的寒冬。作為一直堅持在 NFT 領域的從業者,我能夠堅持下來的理由只有一個:
NFT 真的很酷很有趣,我們不缺好的專案,只是缺好的團隊。
怎麼做,其實是在於怎麼想。失去了那份感動,再大的 NFT 專案和一個市值龐大但慢慢走向衰亡的、有圖片的「山寨 Token」真的還有什麼區別嗎?
NFT 一定有下一輪牛市,且一定會是最吸引年輕人的加密資產。對於 BAYC 這樣有著高昂地板價的系列,像我這樣屬於絕大多數的平民 NFT 玩家是消費不起的,那對於剩下 10% 有消費能力的玩家來說,該如何去吸引他們呢?
留給 Yuga Labs 思考的時間,也許不多了,這將是一場與牛市的賽跑。
📍相關報導📍
抄襲BAYC賠慘》無聊猿Yuga Labs追討900萬鎂,被告:我這是NFT行為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