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價格波動大是問題?其實,比特幣的波動大小都只是相對美元變化,投資比特幣為的是價值儲存,而不該被美元霸權的思維所箝制。本文撰文者為動區專欄作者高重建,作者同時也是 Likecoin「讚賞公民基金會」創辦人。
(前情提要:區塊鏈社會學|高重建:「今天入場買比特幣,如果明天就大跌怎麼辦?」)
(新手必讀:【超完整懶人包】認識比特幣!原理與應用全面解析|動區新手村 )
聽了不下百次類似的話,就來評論分析一下。
先來看「幣價不穩定是比特幣(Bitcoin)的最大毛病」背後的前提假設。潛台詞一,幣價穩定的話比特幣會改善不少。問題來了,幣價穩定的「比特幣」有用嗎?比特幣出現 12 年後的今天,世界發現了穩定幣其實很有用,只不過,穩定的比特幣還是比特幣嗎?
潛台詞二埋得比較深,前面有一句「以美元本位來說」。#decentralizehk 以前寫過「世上所有穩定都是相對的」,當有人說比特幣不穩定,必然是相對一種東西,只是沒白話說出來,它就是地表上最強勢貨幣,美元。不說經濟說物理,當我們說桌面上的杯子穩定不動,也有個潛台詞,「相對地球而言」。對很多人來說,美元就是物理定律,儘管它僅有幾百年歷史,且鑄造邏輯還一而再改變。
延伸閱讀:區塊鏈社會學》美元貶值,穩定幣能倖免嗎?世上沒有「絕對穩定」這種事
控訴濫發貨幣,核心價值大不同
2008 年雷曼兄弟破產後六個星期,比特幣白皮書發表,描繪出前所未有,跟美元和其他法定貨幣完全不同的方式,從民間透明有序地發行一種全新資產。兩個多月後的 2009 年 1 月,比特幣正式問世,第一個區塊,即所謂創世區塊(genesis block),上面寫着「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

岳飛母親在他背上刺上「精忠報國」這個民間傳說也許是假的,但比特幣發明者在它問世的紙上,引用泰晤士報的頭條控訴國家政府濫發貨幣,卻是誰都可以驗證的事實。
延伸閱讀:比特幣 12 歲生日|歷史總是驚人相似 : 經濟危機、突破3萬鎂超「阿里巴巴」成第八大資產
可見,打從一開始比特幣的核心價值就跟美元南轅北轍,與其說比特幣相對美元幣價不穩是最大毛病,不如說那是它的最核心價值。批評比特幣幣價不穩,好比當馬斯克(Elon Musk)做出適合火星用的汽車,你卻批評這台車不適合地球的馬路,根本搞錯重點。
基本生活所需用的是美元或其他法定貨幣是事實,保障基本生活因此關注美元本位的盈虧並沒有錯,我並非出世到忽略這些基本概念。然而,如果意識不到美元本位只是眾多看事情的角度之一,那就是一種盲點,這情況就好比對身處的經緯座標瞭如指掌,卻不知道地球以外還廣闊得多,短暫歷史的人類仍未認識的宇宙影響着我們。
不以買賣思考,All In 美元才是大賭博
嫌扯得太遠,我暫且回來以白話解釋美元本位如何致盲。剛解釋當我們說穩定是從美元本位出發,甚至當我們說「買比特幣」,也是美元本位,因為如果從比特幣幣本位出發,那是「賣美元」。意識不到這點,感知就會缺失一大塊,比如當比特幣明天跌了 50%,大家會跑來罵我,你看你看,比特幣跌了;但如果比特幣明天漲了 100%,大概很少有人說,你看你看,美元又跌 50% 了。
要突破以上盲點,試着不要用「買賣」去思考,改用「轉換」。既然談的是投資,資本就是滿足了基本生活需求以外的剩餘價值,這部份剩餘價值必須以某一種資產形態來儲存,即所謂 store of value。如果只懂得以美元本位來衡量投資回報,存着美元不動就以為自己沒有虧錢,是大錯特錯。事實上這才賭得最大,all in 美元,不斷虧損而不自知。
請嘗試打開眼界,不要被政權的國民教育扭曲世界的邏輯,蒙蔽你的雙眼。
📍相關報導📍
USDT等「美元穩定幣」已成美國金融結算基礎設施:一文看懂 StableCoin 進化史
重磅!特斯拉宣布「購入15 億鎂比特幣」、接受加密貨幣付款,BTC創歷史新高達44,000
超前部署訊號?USDC一月交易所餘額「超過9億美元」創新高;USDT佔比首跌破75%
讓動區 Telegram 新聞頻道再次強大!!立即加入獲得第一手區塊鏈、加密貨幣新聞報導。
LINE 與 Messenger 不定期為大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