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本聰 – 密碼貨幣世界裡無人不知的名字

2008年的金融海嘯衝擊了全世界,人們對現行金融體系產生的不信任感開始加速升溫…..

當年美國的次貸危機所引起的房市泡沫為背景,加上同年9月爆發的雷曼兄弟破產,與美林證券宣布被美國銀行收購兩起事件導火成全球的金融衰退。

神秘人帶著比特幣橫空出世

金融海嘯爆發後的兩個月後,10月31日,一位謎樣人物以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網路名稱在 Cryptography 郵寄清單中,發表了一篇論文 “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

論文中,簡明的描述出一個新型態的去中心化數位貨幣系統,讓交易能純粹點對點(peer-to-peer)或者說個人對個人的進行交易,在不需要中央金融機構行使發行、結算與驗證交易等功能的情況下,一個「分散式的貨幣系統」中仍然能安全運行複雜的財務流程。

第一次優雅解決了「數位貨幣的弱點」

人們對於數位貨幣的主要疑慮,除了因為它們是虛擬形式,我們如何能確定這個貨幣是否真實可花費的問題以外,另一個問題就是「如何確定錢只能被花費一次?」也就是通稱的「雙重支付」問題。

比特幣之前的數位貨幣,通常是以中心化機構來處理與驗證所有交易來避免雙重支付的可能,而比特幣則是在系統中加入「挖礦」的流程,配合「工作量證明演算法」讓礦工節點用他們的電腦設備*算力,透過平均每10分鐘一輪的數學競賽,來競爭這份紀錄交易的工作,而這一輪沒搶到記帳工作的所有輸家,得依規定承認這一次的帳本紀錄更新。且演算法會持續動態調整挖礦難度,確保平均每 10 分鐘就有礦工能解出問題,做一次帳本的更新。

利用工作量證明的共識機制,讓全網對於「已經發生過」的交易狀態有相同共識,中本聰成功解決了一筆錢可能會被花費兩次的問題。

*小註解一:人類思考的動作,我們常常說「腦力」激盪,那如果是電腦在處理運算時,用同個邏輯來衍伸,我們就稱為那是電腦的「算力」在處理運算。

中本聰埋下的小彩蛋

比特幣網路在2009年開始正式運行,中本聰挖出了創世區塊(第一個區塊),也可以說完成了比特幣網路的第一次記帳工作,並產生了第一筆的50個比特幣。幾年後人們在創世區塊的編碼裏頭,發現其中一行轉換為英文文字,由右至左閱讀會得到:

「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

這是《泰晤士報》2009年1月3日當天頭條新聞,這一天英格蘭央行宣佈將對可能會遭金融海嘯滅頂的銀行,進行第二次紓困。人們解釋中本聰此舉為暗示政府貨幣政策的不可靠。

2011年4月,中本聰把維護程式碼的工作完全轉移給一個志願者組織後,從此就消聲匿跡,他的真實身份到現在還是無從得知。

(延伸閱讀:《回顧區塊鏈史上的「五大里程碑」》

雖然中本聰身份成謎,但中本聰在早期挖礦所獲得的比特幣獎勵累計下來估計大約有 110 萬枚比特幣,不過中本聰至今都沒有動用他大部分的比特幣。

特別感謝「密碼龐克台灣」(Cypherpunks Taiwan)發起人-陳伯韋 一同校稿。

NEXT: 《「虛擬」比特幣2個大哉問!怎麼買?怎麼儲存?》

 

*Cover Image Source*
Next Post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Create New Account!

Fill the forms below to register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Add New Play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