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區動趨-最具影響力的區塊鏈新聞媒體
  • Home
    • Home Layout 1
    • Home Layout 2
    • Home Layout 3
  • Browse
    • News
    • Movie
    • Music
    • Technology
    • Howto & Style
    • Entertainment
    • Gaming
  • Features
    • Youtube Video
    • Vimeo Video
    • Dailymotion Video
    • Self-hosted Video
    • User Profile
    • Playlists
    • User-created Playlist
    • Favorite Playlist (Private)
    • Watch Later Playlist (Private)
    • All JNews Features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Login
  • Register
UPLOAD
動區動趨-最具影響力的區塊鏈新聞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Currently Playing

ABS獨家專訪》Gitcoin共同創辦人Scott:台灣是現實與Web3治理的重要交匯點

ABS獨家專訪》Gitcoin共同創辦人Scott:台灣是現實與Web3治理的重要交匯點

ABS獨家專訪》Gitcoin共同創辦人Scott:台灣是現實與Web3治理的重要交匯點

搶先看
ABS獨家專訪》Gate.io CEO韓林:無懼銀行進軍加密服務,台北特別有人情味

ABS獨家專訪》Gate.io CEO韓林:無懼銀行進軍加密服務,台北特別有人情味

搶先看

6 Sci-fi Gadgets in Movie We Wish Actually Existed

Movie

The 10 best games to play on your new PlayStation 4

Gaming

Tesla’s Chinese factory just delivered its first cars

News

DeFi之父Andre Cronje:99%專案都是垃圾!還有1%存在真正價值

這是一個關於 Andre Cronje 的詳盡訪談,總時長 1 h 20 min。包含了 Andre Cronje 對過往職業生涯的總結,同時包含很多經驗,指導性的建議,以及個人意識形態方面的判斷。本文源自於 Lightspeed Youtube 頻道上的訪談內容,由 Panews 整理、編譯及撰稿。
(前情提要:Starknet空投大贏家是高中生!專訪「幣玩hank」:追打項目老鼠倉,靠分析賺數十萬枚$STRK)
(背景補充:獨家專訪》Avalanche韓國負責人Justin Kim:RWA賽道將大豐收!聯手摩根大通、花旗、韓國財閥..)

 

Andre Cronje 作為行業內多個領域的 OG,這是時間最近、深度最深的一次長訪談,值得閱讀、參考。

正文

文章一共 20000 字左右,一共分為 9 個部分。

1.Introduction

2.ICO 時代:Andre 的加密貨幣之旅

3. 建立 Yearn Finance

4. 失誤和生產中測試

5.Fantom L1:讓軟體儘可能高效

6.ETH 的擴容之路

7.Fantom 的市場計劃

8.SVM 是最好的虛擬機器

9. 空投、法規和牛市預測

Andre Cronje 認為,將任何區塊鏈專案視為 “以太坊殺手” 是很愚蠢的。即使將所有區塊鏈網路的總價值鎖定(TVL)相加,包括比特幣和以太坊在內,它們在整個金融世界中也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如果你認為一個區塊鏈專案就能解決全球金融問題,那簡直是瘋了。

1.Introduction

主持人 1:

大家好,歡迎收聽《光明演講》節目!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了 Andre Cronje,他是 Yearn Finance、Phantom 和 Keeper Network 的創辦人,也是許多 DeFi 專案的重要貢獻者之一。Andre,歡迎你來到我們的節目!

Andre Cronje:

謝謝。呃,那個介紹有點誇張了,我只是一個喜歡寫程式碼的人。

主持人 1:

我在聽 2020 年的《非凡核心》節目時,他們說你是一個建設者。我自己其實不是開發者,只是一個整合者,但我覺得你對自己的評價太低了。你有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我們可以從中學到很多東西。也許我們可以從 2017 年開始說起,那時你第一次進入這個領域,正好是 ICO 時代。所以很高興聽到你是如何進入這個領域的,也希望能向那些當時不在場的人解釋一下那個時代是多麼瘋狂。

2.ICO 時代:Andre 的加密貨幣之旅

Andre Cronje:

是的,我的意思是,在我涉足加密貨幣之前,我是一個非常傳統的加密貨幣懷疑論者。我來自傳統金融背景,曾經是一家小型金融公司的架構師和首席技術官。我們做了一些高吞吐量的事情,當時我們用的是 Kafka 和 Scala。這就是我關於高吞吐量金融解決方案的背景。

那個 2017 年的時代非常類似於現在,很多方面都是這樣,因為有太多的噪音,有很多團隊聲稱解決了些行業範圍的問題,傳統金融和傳統分散式系統已經掙扎了幾十年。但這些 18 到 20 歲的小夥子,沒有任何工作經驗,釋出一個 ICO,籌集了 20M 或者 40M,聲稱他們解決了分散式系統或其他什麼問題。

所以我最初進入這個領域只是為了測試我的懷疑,確保我沒有錯過什麼,你知道,創造一個顛覆性的技術並取代以前的技術,這種事情並不是第一次發生,這種事情是會發生的。我的擔心是,區塊鏈領域缺乏很多研究證據,缺乏很多有力的證據的同時,卻有很多人聲稱做到了什麼。所以我進入了這個領域,開始閱讀白皮書,白皮書再次理論上證明,很多證明似乎是合理的,但現在另一個問題,今天有,就是的確有很多聽起來很好的證明,你會說,「有道理,能行。」 但落地後,當你把它實踐起來時,會有一些硬性限制,不允許它按照你預期的方式運作。

即使理論是正確的,或者說,即使概念是正確的,emmmmm(可能也未必可行),所以在閱讀了很多白皮書之後,我開始看很多程式碼,並且我開始進行我的原始程式碼審查。我並不是從任何價值創造的角度或者任何盡職調查的角度來做這些程式碼審查,這完全只是像我讀了這個白皮書,它說它解決了 X 問題,然後我去看程式碼,我在想它是否解決了 X 問題,更多的像是對自己的一種記錄。

所以你知道,當我在 Medium 上記下這些過程時,我只是寫下來說,好吧,這段程式碼和他們這裡說的不符合,這個程式碼庫與他們的宣告無關。我因為某種原因將這些公開了出來,而在 ICO 時代,它們變得非常受歡迎,因為那時沒有太多的唱衰者,也沒有太多的人說,「這行不通,因為你的程式碼證明了你沒有你所說的東西」。這時出現了一個問題,也是很重要的我最終停止進行程式碼審查的原因是,人們開始把它們當作投資訊號,而不是任何程式碼基礎(的研究),因為我分享給其他人學習並走上我試圖經歷的相同學習之旅。

所以,我做了自己的公開審查,然後最終與一個叫做 Crypt Briefing 的公司合作,與 Hana 和 John 以及那些人一起合作,他們仍然很棒,我今天仍然和他們保持聯絡,開始為他們做一些審查,但是後來它也變得更多了,夾雜一種我不喜歡的轉變,那就是我喜歡審查公開的程式碼,所以你知道,如果它在 GitHub 上,我能看到這些程式碼的同時,每個人都可以看到這些程式碼,這樣人們也可以核實我所說的內容是否是事實,或者告訴我是否有什麼錯誤。

但是隨著那種影響力的增長,越來越多的團隊希望我們審查他們的私有程式碼,然後釋出審查結果,這讓我感到不舒服,因為這純粹只是一個投資訊號,但是無論如何,那是一個平行的(另一件事),我們(另找時間)可以深入探討一下,但是經歷了這一切,你知道 99.9% 都是垃圾,但是還有 1% 的真正價值存在,而這個噪音比例顯然是極高的,但是那 1% 是一直困擾著我,也一直吸引著我的。

所以回顧當時的情況,我的重點從試圖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轉為趕上漲業的發展,我想我大約在兩年的時間裡做到了這一點,我想大約在 2019 年左右,可能再早一點,也可能是在 2018 年末,我想我成功地趕上了。在這個領域趕上是很困難的,我是說,每天都有很多新東西出現,你必須閱讀其他 98% 釋出的東西才能知道實際發生了什麼,但實際發生的真實東西量非常少,只佔 1% 到 2%。

在那個時候,我開始關注一件事,那就是,當時的 POW(工作量證明)顯然是一個瓶頸。看著區塊鏈系統,你會覺得,嗯,速度明顯受到了限制。比特幣當時的最長鏈規則標準是,交易需要花費 10 到 30 分鐘的時間。在那之前,我對跨境支付、跨境結算和即時線上支付非常著迷。

我是南非人,南非甚至沒有加入 SWIFT 或 IBAN(提供全球金融服務的組織)等,我們受到了外匯管制的限制,也受到了線上消費方面的限制。我們的銀行系統非常受限,這一直是個挑戰。看到這種不受單一實體控制的自由真的吸引了我,這也符合我的背景。

因此,我開始重點關注共識研究。在那段時間,我做的研究和程式碼審查開始引導我瞭解 Fantom 和那裡的團隊,並開始更深入地參與。他們在籌資時市場非常狂熱,他們設法籌集了約 4000 萬美元的資金,通過 ETH!值得一提的是,他們一直保留著這些 ETH,即使在熊市期間,我記得他們最終是在以太幣價格達到約 300 美元時才賣出。但是,他們提出了很多承諾,聽起來不錯,但實際上卻做不到。他們好像意識到了這一點,但沒有選擇主動退出,比如花錢或者做些什麼來消耗這筆資金。最終他們問我是否可以使用我開始釋出的研究,我一直在考慮是否要啟動自己的鏈,這件事很契合,因為我沒有與風險投資人互動的經驗,也沒有籌集資金或任何其他相關經驗。這不是我的專長,這是一種技能,而我沒有這個技能。

你知道,這也是我從未啟動過任何東西的原因,無論是 Yearn、Keeper 還是我啟動過的任何事情,都沒有 VC 的投資或其他這些事情,很多人認為這是某種我正在做出的關於職業道德的宣告,事實並非如此,我只是不擅長這個,所以我想出了方法來規避它,這就是全部。

所以最後,他們有資金,他們有一個有品牌的團隊,所以最後我把我的研究推到了那裡面,而第一件事就是共識,原始共識是 ABFT(非同步拜占庭容錯),他們稱之為 Lachesis,但實際上它只是基於 1990 年代早期的一篇論文,Common Concurrent Knowledge,它實際上只是 ABFT 點對點通訊系統。我們最初推出時是在 2019 年末或者 2020 年初。共識本身是很棒的,你知道,它是第一個 ABFT 解決方案之一,它從那時的最大 7 TPS 的交易速度躍升了起來,那時我們還沒有連線虛擬機器,我們只是進行原始的交易連線,因為那只是一個純粹的支付網路,我們可以輕鬆地將純支付頻率觸及 30,000 到 50,000 之間,這取決於驗證者的連線性或參與網路。

但是我們想要允許虛擬機器,因為智慧合約是強大的,當時我們選擇了 EVM,那是我們唯一真正可行的選擇,我們曾考慮過使用 WM,我們曾考慮過使用風險基礎編譯器等等,但當時甚至現在,你知道,要使一個區塊鏈真正變得可行,甚至可以適應使用,你需要很多服務提供商在你之上,讓人們在基礎鏈上做任何事情都很困難,因為每個人都說,好吧,我們只是在做 EVM,人們只是在分叉 EVM,所以我們只會堅持 EVM,然後我們將我們的共識作為基礎層連線,因為共識只是一個排序系統,這就是它的全部,它接受交易,對其進行排序,然後這些交易被交給虛擬機器,並被執行為狀態。

然後我們注意到我們的 TPS 會降到最多最多最多 200 之間的 180 到 200 之間,這純粹是 EVM 的限制,然後接下來的三年我們純粹是在努力改進 EVM,我們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我不得不說,如果我可以回頭改變那個決定,我肯定會的。

我認為我們選擇了當時最容易的方式,選擇了 EVM 的路線,因此我們知道與所有這些第三方供應商整合會更容易,那是一個積極的選擇,因為我們沒有能力建立自己的錢包、建立自己的 RPC 節點提供商,自己的即時部署等等等等等,但無論如何,這也是我們稍後可以深入討論的一個話題。

3. 建立 Yearn Finance

Andre Cronje:

在之前提到的話題中,他們籌集了 4000 萬美元,並將資金全部留在 ETH 上。然而,當最終將其轉換為美元時,只剩下大約 250 萬美元。我想談一下這一點,這就是我們整個團隊的運營資金。為了管理這筆資金,我開始研究當時存在的許多借貸協議,比如 Compound、BZX、Full Crim 等等。除了 Compound 外,其他協議都已消失。我每天都會檢視這些協議,記住當時以太坊的手續費只有三到六美分,所以每天都可以進行操作。我每天早上都會去檢視這些網站,看哪個提供的年化收益率(APY)最高,然後手動在這些協議之間轉移資金。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意識到每天檢查這些網站很煩人,它們應該有鏈上的智慧合約,可以顯示利率,我可以收集所有資料並顯示出來。

我在以太坊上編寫並部署的第一個智慧合約只是一個年化收益率(APY)聚合器。它可以從所有這些不同的地方獲取資料並顯示出來。我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為當時我無法弄清楚 RPC 基礎設施,例如 Web3 JS 或任何其他相關的東西,以便從節點獲取資料並執行操作。所以,對我來說,更容易的方法就是部署到鏈上,然後從那裡讀取。

因此,我開始我的 Solidity 開發之旅。有了這個智慧合約,至少我可以每天早上去檢視哪個利率最高,然後轉移資金。然後我意識到,嘿,我其實可以寫一個智慧合約來代替我做這件事情。這就是 Yearn 的起源。後來,它變得更加智慧化,現在的狀態與我編寫的程式碼相比簡直是火箭科學。但是,這就是基礎。我想要的是自動化我每天手動操作的事情,直到它能夠管理我管理的資金。我最終開放了它,讓其他人也能夠使用同樣的系統。我不再需要每天早上點選按鈕在不同的協議之間重新分配資金,因為每當有人與它互動時,無論是存款還是提款,它都會重新分配資金。這最終將整個過程自動化,這就是 Yearn 的起源。

然而,隨著 Yearn 的發展,代幣的推出並不像計劃的那樣進行。代幣的發行並不是公平的。我只是在諷刺這些毫無價值的代幣。我說的只要你提供流動性,我就會白白送掉這些垃圾。這在我的腦海中似乎是最愚蠢的事情,但顯然我錯了。然而,這吸引了很多關注,人們開始加入,事情開始變得更加複雜,涉及到戰略投資、基礎設施等等。

隨著策略的深入,我們花了很多精力去收割。我們像是傾售 token 的任何一個協議。這也成為了一件事情。我之前是手動操作這些指令碼來做這件事情的。所以我說,肯定有一種方法可以在公共空間中做到這一點,任何人都可以呼叫它,並且他們會有動力去呼叫它。這就是任務和 keepers 的出現。最終,這演變成了 keeper 網路,這對 Yearn 運作良好。因此,我們決定開放這個,讓任何人都能夠連線一個任務,然後有 keepers 來執行。我不知道這些 keepers 是誰,但他們會執行這項工作。我在鏈上啟動的第一個任務真是令人著迷,因為我們沒有宣傳,沒有釋出任何東西,我們只是激活了這個任務,然後機器人開始呼叫它。看到這些事情在鏈上發生真是令人忙亂,這可能就是過去被稱為黑暗森林的原因,現在我猜只是 Mev 森林。

4. 失誤和生產中測試

Andre Cronje:

然後,就有了很多… 缺乏更好的詞來形容的一些失誤。在 Yearn 之前,有人在這個領域關注到了我,但我沒有公共聲譽、名聲或者眼球關注,所以我養成了很多不良的開發習慣。例如,我經常在生產環境中進行測試,這意味著我會把一些實驗性的東西放到實際執行的系統中,你知道我確實這樣做了。另一個例子就是意圖和方向完全脫節。因為混合測試和生產是我認為會有很大風險的地方。這就像告訴別人:「嘿,我正在進行生產中測試,如果你與此互動,這不是你應該做的事情,因為東西出錯的機會非常高。」 我這麼說是為了警告你,如果你在這裡互動,你需要明白,這裡存在極高的風險。

生產中測試最終變成了一種有些草率的、隨意投入資金的做法,儘管這不是我本意。總之,我仍在使用我過去的開發實踐,我仍在建立 Eminence。當時我對 NFT 文化非常不滿,我認為現在已經有所改善,但當時人們對 NFT 的使用方式非常愚蠢。他們把一幅畫變成 NFT,並且掛個價值 100k 美元出售。我喜歡 NFT 的理念,因為我是一名狂熱的遊戲玩家。我認為它們是 NFT 的完美應用案例。所以我獲得了 Eminence 的 IP 許可證,這是來自另一家遊戲公司的。我們計劃建立一些愚蠢的遊戲來展示 NFT 如何工作。我認為 NFT 的 IP 永遠會存在問題,因為它不能只存在於一個遊戲中。整個計劃是建立一系列不同的遊戲,它們都使用相同的基礎層。

但無論如何,我部署了一堆測試,人們與之互動,發生了嚴重的漏洞,損失了大約 60M 美元。我後撤了一大步,因為那時我意識到這個領域實際上是多麼危險,事情是多麼容易很快出錯,如果沒有正確的保障措施等等。同時,由於 Yearn 的原因,我當時也面臨著來自許多監管機構的相當大壓力,他們將其定性為金融工具,我想這是公平的,但我也希望稍微與此保持距離。我最終還是堅定地回來了,因為有一件事困擾了我很長時間,那就是如何改進 AMM 曲線。當時,你知道只有一種標準的穩定交易曲線,那就是 Curve Finance,由 Mitch 創立,絕對是一個天才級的開發者、創辦人、架構師,也許我仍然認為他是我所知道的這個領域中最聰明的人之一。但我對此著了魔,我想做出一個與 Uniswap 一樣簡單的東西,就像 X Y K。結果,我最終設計出了整個 X 到 3 次方 y 加 y 到 3 次方 x ,效果非常好,你可以定義這條曲線,它很簡單。與此同時,我還添加了一堆,當時你有 TWAP(即時間加權價格),我還添加了 RWAP(儲備加權價格)。因為關於這些 XY 池是如何工作的,實際上我甚至不需要解釋,你只需要知道,對於 TWAP 來說,它是一個固定的時間價格點,完全忽略了流動性的量,它在說,嘿,你可以以這個固定價格出售十億個這個東西,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註釋:時間加權平均價格(TWAP)和儲備加權平均價格(RWAP)演算法採用不同的方法計算資產價格,這是幾乎所有 DeFi 基本原理的組成部分

因為很多清算機器人、清算引擎、借貸,甚至是完全去中心化的穩定幣等等都需要明白滑點是計算的一部分。讓我們以清算機器人為例,它的工作原理很簡單:它需要檢查我是否能夠償還某人的債務,獲得他的一百萬 ETH 的抵押品,然後在 Uniswap 池中出售,仍然能夠獲利。如果我使用 TWAP,我的機器人會說,沒問題,利潤不錯,可以執行。但如果實際上賣出後滑點很大,我就會遭受損失。所以我需要的是一種考慮到流動性的方法,這樣我就可以真實地檢查,而且它是特定的時間加權,這樣你就知道現在沒有大量閃電貸放入流動性。我可以出售,但與此同時,這也是一個搶跑我的機器人的機會。因此,我需要回到過去去檢查,一切都在那裡,然後建立了那個方法。在 Fantom 上推出時,也面臨著一些混亂,因為一兩週後我離開了。但除了 Fantom,我一直覺得這就是去中心化協議創辦人應該做的事情。如果你的協議是完全不可變的,沒有任何更新,沒有任何改變,你需要離開,因為你不能成為與那個東西聯絡在一起的頭面人物。我認為 Yearn 和 keeper 做得不錯,因為他們以非常去中心化的方式管理它們。對於這兩個協議,你都不能真正確定是誰的,儘管在 Fantom 上肯定是一個巨大的混亂。它已經成為許多新的 VM 交易所的主要 AMM 之一,比如 Velodrome Aerodrome 等等,還有很多我不知道的。所以,它實現了我想要的目標,儘管不是我所做的迭代。在那之後,我決定,我的開發日已經結束了,我的智慧合約日也結束了,我沒有必要的基礎設施,所以我全職回到了 Fantom 上。很抱歉,這是一個非常長的歷史,我已經在這裡耽誤了一段時間了。

5. Fantom L1:讓軟體儘可能高效

Andre Cronje:

我認為資料庫絕對有其用處,我認為 FVM 目前是最佳標準,我認為目前沒有比這更好的虛擬機器了。從資料結構的角度來看,我覺得情況是這樣的,因為有了 Karma 和新資料庫,我們經歷了一些常規的過程。最初我們使用的是 Badger,然後我們對各種不同的資料庫進行了大量研究,然後切換到了 Pble,這讓我們的吞吐量有了不錯的提升,但並沒有太大變化。所有這些現有的資料庫都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它們是為通用資料而設計的,可以以任何方式儲存任何內容。與此同時,如果你在頂層使用結構化查詢語言 SQL,就意味著後臺會發生很多事情。他們在建立自己的索引,建立自己的 P 樹等等,這些都增加了很多額外的開銷。

因此,即使當你切換到鍵索引儲存時,你可能會認為,對於 EVM 或基於虛擬機器的資料,或者我們可以說智慧合約 X 的資料來說,這更合理,然後你會覺得這將提高吞吐量,而事實上確實如此,但再次強調,背後需要做很多工作來支援它們的查詢語言,比如 GraphQL、SQL 或其他可能的語言。實際上,當我們從最初的標準資料庫結構切換到 Pble,然後再到鍵值儲存時,我們的吞吐量增加了相當大的幅度,而現在我們只是簡單地使用一個平面檔案在磁碟上,沒有任何複雜的東西。

我們的查詢模式非常簡單,因為像任何智慧合約一樣,它都是一個地址,這是你的索引的第一部分,其餘部分就是你要查詢的資料儲存在哪個地址槽中,這實際上只是一二三四五六,所以如果我要查詢,比如第一個是智慧合約的名稱,它實際上就是地址一,我有它,我不需要更多東西,我不需要一些複雜的語言。這實際上現在公平地說已經解決了 EVM 的限制,因為你知道 EVM 與現有的索引構建和其他東西一起使用的 MPT 資料結構非常資料密集。

我意思是你有你的實際資料結構葉子節點,然後你有這個的複合體,再有複合體,直到最後你最終到達你的頂級葉子節點,因此,在該資料結構中需要做很多繁重的工作,而其中大部分是hash。這也意味著每次進行讀取和寫入時,它都會非常密集。我的意思是,對於我們的虛擬機器,如果我們只看 Carmen,即資料儲存,它的容量峰值增加了 8.2 倍,僅通過這個增加了 820 的吞吐量,還有許多其他增量更改,但你知道,我認為那本身就是一個重大事件。

我一直宣揚的一件事是,我認為很多區塊鏈、很多開發團隊已經接受了當前的侷限性,就好像根據某種固定的物理規則,如果你問比特幣的人,他們會說 POW 是世界上最快的共識機制。儘管我已經打斷了你,抱歉,我會閉嘴。

主持人 2:

不,這實際上非常符合 Solana 對世界的看法,如果你看看 Kevin Bowers,他是 Fire Dancer 的新客戶端負責人,他的所有工作都是為了儘可能地使軟體高效。因為正如您所說,有很多奇怪的抽象概念導致了很多奇怪的效能問題,然後這些問題不斷加劇。我是說,他們甚至做了一些像加速hash演算法這樣的事情。我認為根據您的說法,確實有很多收益可以通過首先進行垂直擴展套件並優化軟體以充分利用物理學的優勢來獲得。然後再新增所有這些複雜性。我不會繼續下去,我會對此進行大發議論,但是我想,所以我想做的實際上是對於那些對 Fantom 不熟悉的人們,我們有很多開發人員、投資者、研究人員,或者可能更熟悉 Solana 和以太坊本身的人,請您簡要解釋一下 Fantom 如何在高層次上工作,以及它的不同之處是什麼?然後一些明顯的要點是什麼?

Andre Cronje:

我們最初關注的首要任務是共識。當時,工作量證明(PoW)是主流系統,雖然這只是個類比,但我不喜歡人們把像 Fantom 這樣的區塊鏈稱為 PoS。PoS 只是一種反欺詐機制,而不是共識機制,而工作量證明則是共識和反欺詐機制的結合。共識的核心概念是共享的同步知識,也就是說,所有參與者對某一事件達成一致,並且都知道其他人也知道這一點。

舉個例子,假設我現在戴著耳機,我告訴你我在戴耳機,我給你證明我戴著耳機。那麼現在你知道我戴著耳機,我也知道我戴著耳機。然後你告訴加勒特,說:「嘿,Andre 戴著耳機。」Andre 向我確認他戴著耳機,現在加勒特知道我知道他戴著耳機,你也知道,加勒特知道我知道。雖然此時我不知道加勒特知道我知道,但是通過第三方的確認,我們達成了共識,整個網路的參與者都知道了這個事件。這就是 Fantom 的共識機制,因為我們希望網路中的所有驗證者都在相互通訊,他們會發送 ping 包來檢查彼此是否線上,以及他們傳送自己知道但其他人不知道的交易,以保持同步。因此,通訊是持續不斷的,我們試圖利用這種點對點通訊來實現共識,方法就是分享訊息和共享訊息的知識。

在我們的網路中,訊息的傳播就像病毒的傳播一樣快速。它從一個節點到兩個節點的速度開始很慢,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指數增長意味著它在整個網路中迅速傳播。我們使用的是一種 DAG(有向無環圖)結構,它不產生像傳統的區塊鏈那樣的區塊,而是純粹基於通訊來達成共識。我們將時間劃分為所謂的 Epochs(時期),當網路中的 2/3 節點達成共識時,就會開始一個新的 Epoch。這確實意味著我們非常依賴於點對點通訊網路,我們正在努力改進和優化它,以實現更快速的資訊傳播和共識達成。

在區塊鏈中,資訊的傳播是關鍵。就像你告訴我一條訊息,我告訴其他人,他們又告訴更多人一樣。隨著越來越多的人知道這條訊息,就像在 Fantom 區塊鏈上,這個訊息最終會被足夠多的人知道,形成一個鏈。我們為了區塊鏈上的智慧合約(EVM),引入了一個叫做 Epochs 的概念。每當網路中的 2/3 的人都知道了某件事情,我們就稱之為一個 Epoch。雖然這聽起來有點奇怪,但實際上只是意味著超過半數的人已經達成了共識。然後,這個 Epoch 就像一個塊一樣,我們把它交給了 EVM 處理。從技術上講,我們甚至沒有真正的區塊,只是通訊不斷進行,共識也在不斷形成。

這意味著我們非常依賴網路的拓撲結構。我們已經確定了 P2P 層中的許多領域,這是我們下一步的重點。通訊在這個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即使在今天,即使在全球範圍內,通訊延遲也不是什麼大問題。所以特別是如果你使用廣播協議,這意味著不是一對一的通訊,而是我把訊息傳送給所有我認識的人,這樣處理資訊會稍微慢一點,但在這樣的網路中,你仍然可以非常快速地分享資訊。

現在,讓我們談談共識層。最初,我們只是進行簡單的轉帳,從一個錢包到另一個錢包,沒有太多花哨的東西,沒有虛擬機器。但後來,我們想引入虛擬機器,於是我們就有了 Epochs。這兩個獨立的元件相互協作,虛擬機器負責處理和更新狀態。儘管我們進行了優化,但吞吐量仍然有限。我們在原始交易網路中的最大吞吐量大約在 50k 到 180k 之間,這取決於硬體和網路的限制。我們當時的目標是測試真正的極限,但我們可以通過硬體和技術手段進一步擴展套件吞吐量。

我們的研究現在集中在虛擬機器領域,特別是在共識方面,我們得到了一些同行評審,並受到了悉尼大學的很多幫助,與 Bernard Schultz 教授建立了密切關係。他是一位真正偉大的人,儘管有些人可能會讓你覺得有點不夠聰明,但並不是故意的。他們只是在不同的層次上,這有時候會讓人感到沮喪,但也是學習的好機會,我從中學到了很多。他是程式語言和虛擬機器領域的先驅之一,帶來了許多奇妙的想法和一個完整的團隊。

Kman 和 TSA 就是他的傑作,我知道我可以跟上他們的步伐,但我並沒有對這些東西擁有所有權。所以讓我簡要解釋一下,TSA 是一種新的虛擬機器。因為我們有 DApp 開發者和一個生態系統,我們確實要考慮到他們。我們面臨的選擇是要麼重新開始,這意味著放棄之前的所有東西,包括開發者和社群,重新寫一切;要麼找到一個折中的方案,滿足他們的需求。我們選擇了保留位元組碼級別的相容性。簡單來說,就是之前的程式碼仍然可以在新系統中執行。這樣一來,即使我們進行網路分叉,之前部署的合約仍然可以正常工作。雖然這仍然是一個內部討論的問題,但我們認為在某個時候需要做出決定,以降低技術成本。目前,TSA 虛擬機器與 EVM 的位元組碼相容,這意味著你不需要重新編譯 Solidity 合約等內容,但如果你願意,你當然可以。重新編譯可以帶來一些優化,因為我們有來自高階語言如 Solidity 和 Viper 的新直譯器。雖然目前還沒有實際應用,但我們需要將系統遷移到新的系統中,這些只是一些正在進行的工作。

在區塊鏈中,我們使用的操作碼(一種電腦指令)可能會影響到我們系統的效能。比如說,以太坊虛擬機器(EVM)使用 8 位操作碼,而我們使用 16 位操作碼。你也許會覺得這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在執行從第一個到第五千萬個交易時,使用 8 位操作碼的直譯器需要大約 40 個小時,而使用 16 位操作碼的直譯器則需要 27 個小時。這意味著效能上有了 30% 的改進。當然,還有很多其他因素影響著系統的執行,但這確實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

在區塊鏈領域,有很多關於分散式系統、虛擬機器等方面的研究。然而,由於某種原因,許多人選擇忽視這些研究成果,他們可能認為自己可以獨立解決問題,不需要依賴於那些花了幾十年時間進行研究的成果。但我們認為,我們可以應用那些經過驗證有效的技術來改進我們的系統。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決定轉向使用 16 位操作碼的一個原因。

讓我們稍微解釋一下操作碼。在傳統的 EVM 中,執行像 a 加 b 再乘以 c 這樣的基本數學操作時,需要分步進行。首先是 a 加 b,然後再乘以 c。但是通過引入超級指令,我們可以發現這種 a 加 b 加 c 的操作佔了大部分(95% 以上)。所以我們為什麼不把它們合並成一個超級操作呢?這樣可以減少執行操作的次數,提高系統的效率。

超級指令集(super set)是一種合並兩個操作的集合,不再是單獨執行 a 加 b,而是預設執行加乘以操作。通常情況下,你需要先讀取、修改和寫入目標,然後再執行第二個操作。引入超級指令結構後,可以減少需要執行的操作次數一半。特別是在當前的虛擬機器中,例如在 DeFi 和 NFT 操作中,比如 ERC 轉帳,雖然看起來是一個標準操作,但實際上是一系列操作。首先,讀取你的餘額,然後檢查餘額是否足夠,接著從餘額中減去相應的金額,然後更新對方的餘額,再次檢查餘額是否保持一致,最後提交操作。

我們可以想像,在區塊鏈上執行這些操作會發生多少次,可能需要執行多個不同的操作碼,但通過引入一個稱為超級指令(super instruction)的機制,我們可以簡化這個過程。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這並不是新概念,而是幾十年前的研究成果。我們之前並未在區塊鏈領域應用這一概念,但現在我們將其引入到了虛擬機器中,這是一個進步。

我們也花費了大量時間研究並行執行,這個概念非常直觀。比如說,如果我正在向 G 傳送 USDC,那麼 M 購買 NFT 不應該等待我傳送完成後才能提交到相同的狀態。通常情況下,一個區塊中發生的許多互動是高度相關的。在高活動期間,同一個狀態可能會發生多次互動,交易之前和之後都會有大量活動。

在進行了許多優化,並實現了並行化之後,我們發現了一個叫做 CL(Clarvoyance)的增進現象。簡單來說,Clarvoyance 指的是我們對前 5000 萬個區塊中的所有交易進行暴力排序的過程,然後嘗試重新排序以找到寫入狀態的最佳方式。我們最終得到了最佳的排序方案,也就是我們所謂的 Optimum Clarance。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實現了 30% 的效能改進,這是一個不錯的提升。雖然這很好,但我們還有其他地方的效能提升,有些甚至達到了 800%、400%,使得 CL 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接下來,我們進行的下一個重大改進是在虛擬機器開始加速後。我們開發了一個名為 Substrate 的模擬環境,它可以讓我們進行小的更改,然後非常快速地執行整個系統。這種模擬環境就像是一個容器,我們可以在其中測試一些小的變化,以便了解它們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在沒有這種工具的情況下,要測試這些變化的影響是很困難的。我們曾經花了很長時間去構建一個系統,然後才發現答案是行不通的,我們已經經歷過幾次這樣的事情了。實際上,這是我們建立的第一個工具。我們計劃將其開源,因為它與任何以太坊虛擬機器網路相容,所以對其他區塊鏈開發團隊也是有用的,他們也可以採用這種方法。

這也是我們一直在使用的工具,用於測試所有這些不同的理論和漸進的更改。通過對程式碼庫進行小的更改,然後快速執行它,我們可以在幾小時內完成大資料集的測試,而不是幾天的時間。其中的一部分是我們的分析器,它顯示了在執行這些事務時,我們花費了大部分時間在哪裡。在我們引入了許多虛擬機器級別的改進後,比如這些操作碼和超級操作碼等,我們還引入了熱點快取。例如,如果狀態經常被訪問,我們就將其保留在快取中,然後總是直接訪問快取而不需要再進行讀取。這基本上是 Web 開發的基礎,即使在 50 年前也是如此,但出於某種原因,這種優化並沒有普及。此外,我們還實現了雜湊快取,因為我們不想一直重新計算。這會消耗大量資源,而且很多hash值,比如狀態樹根等,會隨著事務驗證而頻繁發生變化。

然而,我們發現下一個最大的瓶頸是磁碟,也就是資料庫。我們追蹤到所有這些讀寫操作,其中很多都是在後臺進行的,你甚至可能沒有意識到,就像我之前提到的索引構建等操作。然後,我們經歷了從 Badger 到 Pebble 再到最終的鍵值儲存 Carmen。它實際上只有兩個主要的組成部分,即新的模式集。我試圖簡化,如果你們想要的話我們可以詳細討論,但我現在只是保持高層次的介紹。

所以,這裡涉及的是地址和地址空間,以及你在查詢值時所採用的基本智慧合約資料查詢方式。另一個功能是即時修剪,尤其適用於 Fantom 區塊鏈。因為 Fantom 使用的是 ABFT(非同步拜占庭容錯)系統,它實際上不需要最長鏈規則。一旦得到了 2/3 的確認,你就可以截斷之前的所有記錄,因為你只關心最終狀態。當然,你仍然可以保留歷史資料進行存檔,以及與 Proof of History 相同的目的。但是,你不需要最長鏈,你已經獲得了真正的最終性。

這也是一個長期爭論的話題,因為在某些情況下存在風險。假設有人在某個地方擁有一個超級量子電腦祕密實驗室,他們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破解密碼hash,然後建立一個新的比特幣鏈並提交它。這可能不太可能發生在以太坊等系統中,但對比特幣等系統來說,這是一個風險。他們可以建立一個新的最長鏈並宣稱:「嘿,這是新的鏈,我們現在掌握了一切,感謝你。」

因此,採用概率性最終性的假設是有風險的。到目前為止,已經有了如此多的區塊和工作,以至於它幾乎不可能被改變,即使是像比特幣這樣的系統也可以做到。他們可以有一個階段,所有驗證人都簽署,我們同意這是我們的新狀態,然後在未來進行操作,只有那一部分可能會受到影響。但這種可能性確實存在,儘管聽起來有些可怕,但在未來 50 年內可能不太可能發生。

因此,即時修剪的目的之一是為了保持磁碟使用量低。在任何最長鏈系統中,狀態膨脹都是一個巨大的問題。在問題變得嚴重之前解決它是很重要的,因為如果你的區塊鏈獲得了很多經濟活動或者受到了關注,你的狀態會迅速增長。你的驗證人會開始受到影響,他們必須進行升級和改進。因此,狀態區域對我們來說始終是一個重要的關注點。

通過即時修剪,甚至在沒有即時修剪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減少我們使用的平面儲存和地址索引查詢。例如,我們目前執行的 Sonic 鏈上的儲存在磁碟上減少了 98%。這是因為現在你不再需要所有那些背景索引和查詢,以及資料庫帶來的其他一切。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隨著活動的增加,硬體需求也會增加。你必須不斷在增加規格和降低要求之間進行權衡,這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無法避免。無論是在 Web2 還是傳統金融領域,最終你都必須擴展套件這些東西,但隨之而來的成本會變得非常昂貴,因此你必須找到新的方法來改變程式碼。在傳統世界中,你每隔大約六個月就會重複這個過程。

總的來說,Carman 新的資料儲存解決了我們之前遇到的主要瓶頸問題,能夠實現大約 8 倍的吞吐量。我們當前正在處理的兩個主要問題是 P2P 層和交易主池,這是標準的優化工程。我們採用傳統方法,逐步剖析堆疊,找出最大的瓶頸,專注於解決這些問題,然後再次通過分析器執行,如此反覆,直到進行了如此微小的優化,以至於你感覺想要自殺。

6. ETH 的擴容之路

主持人 2:

你說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我想簡要談一談,並把它作為話題過渡。你提到你不太贊同並行處理的理念,因為在區塊鏈中,很多東西都是相互關聯的,而相反地,SUI 或 MOVE 採取了樂觀的並行處理方式。我們不確定這在實際操作中的表現如何,但我想用它作為過渡,因為你是加密貨幣特別是以太坊領域的先驅。你對以太坊採用的新擴容方法有何看法?

Andre Cronje:

以太坊並沒有在處理擴容問題上有所作為,他們已經感到很害怕,因為過去的嘗試並不成功。對此我不完全同意,我經常思考這個問題,就像 Fantom 一樣。它的經濟活動相對較少,價值也較低,但每次我們進行部署或更改時,我都感到緊張,即使是對我們已經進行了多次測試的 Sonic 系統,我都感到不安,因為你知道,一個操作碼或一個位元組碼的錯誤就可能導致巨大的損失。特別是在 Eminence 事件之後,我更加擔心,因為即使是你沒有考慮到的最小細節,都可能帶來災難性後果。

出於對這種財務損失的擔憂,我對以太坊的選擇表示尊重。我認為過渡到工作證明是一次重大的歷史性時刻,這對以太坊和所有參與者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成功,我要向他們表示讚賞和祝賀。但在我看來,在任何公司工作時,我都見過這種情況。當你是新手時,你願意承擔風險,不斷突破障礙,但隨著聲譽和價值的增長,你變得不再願意承擔這種風險。以太坊現在的策略是採取一種保守的方法,專注於 L2。人們似乎忘記了,閃電網路是比特幣上的第一個 L2,但實際上沒有人真正在那裡做什麼。這可能是一個正確的方法,但它表明了我們對現狀的滿足,對改進的需求不高。歷史上,每當出現一個新的競爭對手,有能力承擔風險並超越上一代時,都會發生這種情況。以太坊對比特幣的作用就是這樣,我認為下一代 Layer1 正在對以太坊做同樣的事情。說以太坊殺手這種說法太傻了,我們的經濟活動、TVL 以及來自比特幣、以太坊、Solana 等網路的一切都融合在一起,只是金融世界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如果你認為這是全球金融解決方案的極限,那麼這種部落主義實在是太瘋狂了。

總之,我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你知道,有時候你使用以太坊並不是為了在星巴克買杯咖啡。它更多地用於投資組合,或者在一些老式銀行中,他們只會一年改變一次東西。對於這些用途來說,以太坊是完美的選擇,因為它建立在安全性預算等因素之上。雖然有點玩笑,但這就是它存在的原因。就像如果你想要支付某人,你不會使用比特幣一樣,因為幾乎沒有人在使用它。我還記得我進入這個領域時,我的第一份工資是以比特幣支付的,因為那時它是主要的支付網路。但現在,我無法想像需要等一個小時才能收到別人傳送給我的比特幣。我更願意使用以太坊。

7. Fantom 的市場計劃

主持人 1:

Andre,我這裡有一個問題,我認為它與我們討論的很多內容都有關係,這實際上是一個關於 Fantom 的市場推廣問題,但為了真正討論這個問題,我想要回到你在 Curve 的時候,當你在 Curve 的時候,你進行了這個所謂的公平啟動,實際上創辦人並沒有拿取任何代幣,這基本上為你創造了一個個人崇拜的文化,甚至有人寫了一本名為《藍色藥丸》的電子書,描述你幾乎是一個上帝,因為你進行了這個公平啟動專案,我知道你曾經談到過這個問題,有一段時間你說過我只是 code and prod,然後整個崇拜團體開始圍繞你形成,這使得你的運營變得非常困難,因為你所做的一切都受到高度的審查和關注,無論如何,然後你突然離開 Yearn 了,然後(Yearn 的)價格相對一夜之間就崩潰了,好吧,然後過了一段時間,你帶來了 Fantom,Fantom 因此大漲,我想這是在 2022 年,然後你再次離開了。

那時候你實際上寫了一篇部落格,你解釋了為什麼要離開 DeFi,是因為這些有毒的文化,很多人開始指責你,說你 rug pull 了所有人,儘管你只是在這個專案上工作的一個人,但是你 rug pull 了我們,這就是代幣下跌 50% 的原因,儘管你說在加密貨幣領域,如果創辦人建立了穩定專案後,需要離開,但這些專案之所以如此成功,其中一個原因並不只是因為你是第一個這樣做的人,類似於 Yearn,你是第一個以太坊上真正擁有這個聚合器的人,但你確立了這樣的聲譽,當你去 Fantom 時,這種聲譽也跟著你而來,這也是該專案背後有如此多猜測的一個重要原因。

我的問題是,現在你在 Fantom,你如何考慮市場推廣,因為所有這些區塊鏈在更多或更少的程度上都在努力實現這種趨同,以在某種程度上擁有相同的核心,但在一些細微的差異方面有所不同,那麼現在你如何考慮這個問題,因為你不再真正依賴個人崇拜來吸引投機和資金,你如何考慮將 Fantom 與其他專案區分開來,當許多技術似乎正在趨同於同一地點時?

Andre Cronje:

是的,所以我認為我們已經朝著這個方向邁出了正確的步伐,但我們首先需要做的事情是確定誰才是我們真正的使用者,你知道,是與 Rabby 或 metamask 或任何你想使用的錢包 Ledger 互動的人是我們的使用者,還是 DAPP 開發者,我們很快意識到是 DAPP 開發者,他們是我們的客戶,他們是我們的使用者,這些人是我們應該服務的物件,然後我們開始思考,我們如何改善我們的 DAPP 開發者的生活,有很多小事情,比如,只是舉一個 abft 的例子,當你發出一個提交交易的 RPC 呼叫,當你收到你的 200 個 OK 回覆時,這意味著該交易已經被確認,它是最終的,完成的,你不必在後臺等待並輪詢,你知道它是已確認的,是什麼時候出塊了,是否有足夠的區塊,這是很多額外的樣板程式碼,如果你在做網站的東西,你作為介面卡必須編寫的,小例子很多,我們只是試圖改善編碼體驗以及整體的開發過程,我們接下來考慮的事情是大部分費用、 gas 費等都會給安全驗證者,我們可以從中拿走 20%,並以此支援 DAPPs 的經濟活動,因此他們實際上有收入來源,而不僅僅是在開始時進行一次大規模募資,然後慢慢地逐漸耗盡並消亡,因為你沒有另一個收入來源,你也不想向用戶收費,因為那樣的話,有人只會複製你的程式碼並免費提供服務,直到最終它也消亡了,但這是另一回事。我們的 gas 激勵計劃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大專案。gas 補貼是另一件事,新使用者來使用某個人的 DAPP 時,他們不需要支付 gas 費,DAPP 開發者可以提供一點補貼,他們可以從他們的 gas 激勵中獲取,用於支付所有這些互動的費用,這就像一個本地的中繼器,這意味著他們的使用者的入門體驗會更加簡單。

另外,我們更加註重學校 / 大學級別的專案,我們每三個月舉辦一次駭客松,與學生一起努力教導他們,因為我們並不指望他們成為下一批 buidlers,但我希望在五到十年後他們能夠成為下一批 buidlers ,然後你知道,如果他們熟悉我們的技術棧和生態系統,那將是很好的。所以,這是一個更長期的方法,因為我們意識到在當前環境中爭奪心智份額是毫無意義的,完全是浪費時間。因為過去我們實際上通過孵化和種子投資團隊,從他們的原始概念階段開始,然後他們通常會進入 A 輪或 B 輪,或其他什麼輪次,然後找到主導的風投。而 Fantom 並沒有風投支援,只是公開銷售,所以我們身後沒有那些大牌風投支援我們。然後,當這些團隊去找主導投資者時,他們的主導投資者總是告訴他們:「不,你要在 ABC 鏈上釋出,而不是在 Fantom 上釋出,因為這是他們投資的地方。」 所以不能怪他們,但同時感覺有點受騙。所以我們基本上停止與那些團隊和事物互動。

我也相信,當前大多數構建去中心化應用的開發者只是複製我們在傳統世界看到的東西,這沒有錯,但是下一個重要的去中心化應用將是由那些與去中心化網路一起成長的人建立的,不會是那些現在才開始跨界思考新東西的 30 歲開發者,因為我們沒有將這種思維編碼到我們的 DNA 中。所以我們也想培育這種新能量。我是說,這可能不是你們現在的代幣持有人和社群想要的,但我認為在接下來的兩到四年內我們根本不會贏得那場遊戲,而且我認為我們的技術棧還沒有達到應有的水平來實現那個目標,但是我們在開支和資金方面是幸運的,我們可以承擔一些相當長期的事情,這也是我們正在嘗試的。

主持人 1:

我們這裡有一個相當深厚的社群。我看到你在推特上發了一條推文,有人問你關於 rollups 是否會來到 Fantom,你說路線圖上沒有 rollups,但我們正在做一些關於 SVM 的事情。你能給我們提供一些 Alpha Insight 嗎?

8. SVM 是最好的虛擬機器

Andre Cronje:

是的,就像我之前提到的那樣,我認為 SVM 目前是最佳的虛擬機器。我們的共識機制與虛擬機器是分離的,這意味著我們可以輕鬆地將其他虛擬機器(比如 FVM)整合到我們的系統中。我們的目標是將共識機制作為排序系統,然後從中輸出和處理資料,這並不複雜。雖然人們可能期望看到更激動人心的東西,但我們確信 SVM 是目前最優秀的虛擬機器技術,我們正在努力將其與我們的共識系統結合起來。

9. 空投、法規和牛市預測

主持人 1:

如果你對 Solana 有關注的話,你可能知道他們最近進行了 JTO 空投,這在一定程度上算是空投季節,以前沒怎麼看到代幣,現在卻冒出了很多。你曾經經歷過空投的過程,我知道對於一些不太熟悉的人來說,這是很有趣的。Yearn 之前曾一次性空投了所有代幣,那是在 2020 年的 defi 熱潮時期。一年後,社群實際上一起努力,將代幣的供應減少了 30%,以獎勵貢獻者,並將一部分資金放入財政庫。我認為現在人們已經認識到,也許我們不應該一次性釋放所有代幣,也不應該忽略設立財政庫。但當時你們太早了。我只是好奇,你對此有什麼建議或經驗教訓?你如何看待這些空投才能取得成功?你是否還會繼續這樣做,或者你認為這只是商業行為?

Andre Cronje:

不,我現在不會這樣做。空投已經被機器操作,變成了流動性農場,失去了真正的價值,就像與 Keeper 類似,這些代幣不是免費獲得的,你無法挖礦獲得它們,我將它們稱為當時的 “olm option 流動性挖礦”,你通過挖礦獲得期權。如果我投入了我的流動性或其他東西,我賺了 10 個代幣,我實際上並不會得到這 10 個代幣,我只是得到以折扣價購買這些代幣的權利,所以我們當時做了 50% 之類的,這樣我就可以以當前市場價的 50% 購買這些代幣。那時我們正在測試這種方法,我認為它有一些不錯的地方,儘管我覺得它的採用並不像我所期望的那樣廣泛,但你知道,我見過的一些最好的系統之一,反轉,我認為那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是手動完成的,第一個人說:「嗯,我喜歡你們三個,你們三個會得到一些代幣。」,所以現在我們一起組成一個委員會,我們四個人決定誰是下一個可以獲得代幣的貢獻者,我認為那是最好的之一,因為現在的空投現在是僱傭兵,很難避免這一點。另一件事是,無論你做什麼,總會有一大部分人不滿意,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如果無論如何他們都會不滿意,那就拿一些價值來交換,不要白白地給。雖然這樣吸引了很多關注和眼球,但我也認為對很多團隊來說不是好事,因為他們的初始 ICO 空投公平啟動,或者不管你怎麼稱呼它,那是他們的頂峰,是最棒的活動,是最棒的一切,然後從那時起,慢慢地,慢慢地,沉默地腐化直至死亡。

我明白這是因為你在一個競爭激烈的領域中,如果你不這樣做,你就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但如果你選擇了長期的路徑,並決定做長期的選擇,你不會有那麼多的炒作,你不會有那麼多的使用者,但我可以向你保證,那些空投和 xx 等人也沒有那種真正的炒作和真正的使用者,只是有一些財務價值可供專案利用,這就是為什麼有很多活動的原因,但是往前走一年,他們可能會比那些沒有那樣做的人具有更低的使用率和價值,並且只是慢慢地陷入困境。在這個領域,要與眾多的謊言和騙局競爭,人們認為這是真的,並且會堅持不懈地捍衛,你必須與之抗爭,採取那種長期緩慢的方式確實非常艱難,但是從長遠來看效果更好。你知道,對我來說,一個完美的例子是 Solana,在那裡,他們本來可以採取 EVM 的方式,就像 「去他的,我們將 EVM 整合到 Proof of History 中吧」,但是那時我們整合的那一刻,我認為是我們的一個最大的錯誤之一,因為在那個時間點上,我們做了快速的權衡。現在,這意味著人們可以非常快速地來到 Fantom 並部署東西,但這就是為什麼你在新鏈上看到 99% 的東西都是分叉,人們從 A 複製貼上到 B,然後他們進行挖礦,進行流動性挖礦,建立代幣,然後團隊離開了,然後其他人也離開了,因為你可以如此輕鬆地遷移回去,而不像如果你做一些新的東西,比如 SVM,確實需要更長的時間來積累使用者,你必須做更多的教學和其他事情,但像你手頭的這些人,你知道,他們不能很快地放棄,然後跳走。

即使他們採取了這些措施,他們會意識到:「哦,這裡實際上並不那麼好,我想要回去。」 所以這證明了 Solana 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案例,長期的方法通常是更好的選擇,並且有更好的回報,但你必須忍受更長的時間。

主持人 1:

這是一個很有見地的觀點。對於每個人來說,Fantom 是第二古老的 EVM 鏈,僅次於以太坊,顯然現在你們有了我稱之為 FVM 的東西,也即將推出。好的,我保證這是最後一個問題,在我們結束時,你曾經在一個Podcast上,我想這是在二月份的時候,他們問你知道下一個牛市會什麼時候到來,你說你實際上很欣賞熊市,因為那是你可以專注和建設的時候,但你確實在那裡說過你認為年底會到來,現在價格漲了很多,我只是好奇你是否有同樣的感覺,你是否認為潮水已經轉變,還是人們只是太無聊了,我們有了這個暫時的漲幅。

Andre Cronje:

現在有太多因素在起作用,以至於我不認為世界正在如此快速地改變。像 covid、烏克蘭、俄羅斯、以色列、巴勒斯坦這樣的重大事件,今年已經發生了很多,以至於很難做出任何真正的預測。我確實認為情緒發生了變化,情緒變化通常與價格活動相一致,現在的情緒變化是積極的,人們又開心起來了,人們又開始享受了。大多數人都會,我不知道是巴菲特還是芒格還是誰說過,你必須等潮水退去才能看到誰沒有穿衣服,這曾經發生過,我們看到了誰沒有穿衣服,他們逃跑了或者被鎖起來了,或者無論什麼。現在那些仍然留下來的人已經經歷了蕭條期和其他的一切,就像你在 「但是它不能變得更糟」 的階段,所以它必須變得更好的階段。

但是我覺得,我們現在就在那裡,我希望我希望這是真的,它不能變得更糟,但是我是說,這些年來發生了太多的災難性事件,你永遠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假設沒有新的一生一次的事件,我認為情況正在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我認為傳統金融界的痛苦還沒有結束,我不知道這會有多大程度的影響,我認為那裡還會有更多的痛苦,至少還有一兩年的時間,我確實認為加密貨幣可能會與此脫鉤,我樂觀地希望,因為加密貨幣更有趣,所以除非發生災難性事件,否則我認為有理由稍微樂觀一些。

主持人 1:

就像你之前提到的,很難想像在涉足加密貨幣後再回到私募股權或投資銀行的工作。我認為如果有人這樣做,他們可能會轉向另一個前端領域,比如人工智慧。現在人們可能會重新回到加密貨幣領域,所以這是非常有趣的。我相信每個正在聽的人都能感受到 Andre Cronje 是多麼聰明,以及他對生態系統產生了多大的影響。另外,我直到準備這次採訪時才知道你是一個律師,或者至少你有法律學位,是這樣嗎?

Andre Cronje:

我不能執業,我從未參加過律師資格考試。我最初學的第一件事是法律,大概是在 2001 年左右,所以絕對不要相信我提供法律建議。

主持人 1:

我相信在你進入加密世界的過程中,擁有一些法律知識也會有好處。

Andre Cronje:

是的,這也是我對整個加密監管事務的一個重要驅動因素,但我也因此遭受了嚴厲批評。我一直試圖提出的論點是,這就是為什麼我區分了受監管的加密和加密監管,因為加密監管是不可能的。你知道,我們將在所有這些國家中看到,他們都說:「好吧,但是你不能在 XYZ 上進 ETH 轉帳。」,但是你無法阻止這個,就像我可以執行自己的節點並進行操作,你無法真正阻止這個,但是你可以為受監管的加密公司提供有用的立法,就像 Circle、Tether 等等,就像我們現在看到的那樣,比如 Coinbase、幣安,你知道,他們可以做到這一點。我一直是這樣的倡導者,你知道,規範你可以規範,並且應該規範的東西,但在鏈上的事情是無法規範的。我們不一定知道發生了什麼,從 FTX、三箭等等中吸取的教訓,但也要承認,你無法真正觸及加密貨幣。但是這種微妙在這個領域失落了,就像所有人都聽到的是 Andre Cronje 想要對加密貨幣進行監管,並且拉起身後的檔案給其他人看,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這裡有微妙之處,但你知道,微妙之處不適合成為頭條新聞,沒有人有時間讀超過一行。這只是簡單的問題。

主持人 1:

是的,我認為完全沒有規定是有點異想天開的,我認為很多人,你知道,他們說我們最想要的是明確性,但是這也指向了 L2s,比如 Base,由 Coinbase 運營,單一實體,這可能會受到監管,你知道,也許從長遠來看,這實際上是一個牛市的跡象,你知道,因為也許你會有更多的使用者通過 KYC 進行認證,他們可以使用 Coinbase 的憑據等等,然後你可能會有像 Fantom 或者 Solana 這樣的東西,它不需要 KYC,或者某些應用程式是不需要的,因為現在你可以做這些 hooks,你可以知道,只有在幕後執行程式時才會發。所以我不知道未來會是什麼樣子,但是像監管肯定會成為很多加密貨幣的一部分。

Andre Cronje:

我同意,我認為,你知道,就像我們在以太坊中看到的那樣,很多區塊生產者不允許向那些名單中的人進行交易,雖然交易仍然會進行,因為其他人執行著允許的區塊生產者。但是你知道,如果我是一個驗證者,並且我在 OFAC 名單事關重大的美國執行,我需要遵守這個,因為我生活在那個司法管轄區下,就是這麼簡單。但是如果我在一個偏僻的無名國家,那裡的名單無關緊要,我可以在沒有它的情況下執行一個驗證者,我不受你的管轄。所以對我來說,實體應該在他們可以識別的地方對加密貨幣進行監管。比如說:「嘿,X 人在我的管轄範圍內做 Y 活動,這屬於我的管轄範圍。」 但是試圖全球阻止某些事情,然後你知道,這就變成了如果像基礎層的開發者,他們承擔責任,即使他們想改變這些東西,驗證者也不採納,那麼他們就完犢子了。然後他們會試圖鎖定那些倒黴的傢伙,我們在一些案例中見過。

這是一個失去機會的現象。這就像你知道的,這就是我希望我們整個行業理解的,我們必須幫助教育。如果我們只是不斷地燒旗幟,試圖讓這些傢伙滾蛋,你越是反抗,他們就能反擊得更加猛烈,他們會讓你的生活變得很痛苦。在某一點上,你只能說無能為力這麼多次,直到你開始撒謊,說好吧,我還是做些什麼吧,然後在其中設定後門或其他東西,這是更糟糕的。

主持人 1:

這仍然讓你感到恐懼嗎?我知道你提到過在 Yearn 的代幣推出等等,你知道中情局或者可能會來找你,這仍然在你的心中嗎?

Andre Cronje:

是的,看,我已經和幾個三個字母的機構進行了我的公平分享討論,我承認,當我第一次收到那封信的時候,我很害怕。但隨著過程的進行,你開始瞭解這是發現和教育。我認為實際上比我最初想像的要好得多。而且你知道,那時候我覺得很有趣,因為就像加密 Twitter 上的每個人都在說:「啊,這些傢伙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他們要花幾年時間才能理解和趕上」。而這些傢伙問我的問題都是如此低階技術性的,就像覺得你比 Twitter 上的大多數人更瞭解這個領域,沒有冒犯之意,但這是我與他們的互動情況。總的來說,老實說,實際上比我最初想像的要積極一些。但仍然令人恐懼,但你知道,情況很快就會轉變。我可能會犯很多低階錯誤,其中之一是不舉行募資,就是發放代幣,每個人都來了,然後公平推出。另一個是在適當時候離開,如果不是這兩點,我認為我現在會有更多的問題。

主持人 1:

是的,說得好,這實際上是我聽到的一些對於進行我認為你描述為像期權一樣的空投方式的反擊。一些人擔心這實際上會讓協議運營商陷入監管的掌握之中,因為你在賣東西,對吧?

Andre Cronje:

是的,是的。

主持人 1:

無論如何,Andre,謝謝你的參與並分享你的故事,非常吸引人。我一直在關注你的故事,從來沒有想過我會真的能和你交談,所以這真的很酷。所以謝謝你的參與。

Andre Cronje:

隨時歡迎。這是我的榮幸,謝謝你的邀請。

主持人 1:

好的,我們下次見。

📍相關報導📍

動區專訪》台灣 “準區塊鏈立委” 葛如鈞:提名立法院的過程秘辛、投侯友宜是 Web3 翻轉關鍵

專訪》高重建、張寶成、簡信昌:區塊鏈如何推動數位民主、消除發展障礙

獨家專訪》Animoca Brands創辦人Yat Siu:Ordinals會引爆比特幣生態的NFT之夏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近期文章

  • 精選文章搶先看!動區登入Access質押訂閱服務,解鎖寶貴資訊快人一步
  • ABS獨家專訪》Gitcoin共同創辦人Scott:台灣是現實與Web3治理的重要交匯點
  • ABS獨家專訪》Gate.io CEO韓林:無懼銀行進軍加密服務,台北特別有人情味
  • 快訊!BTC 現在已來到 58996.2
  • 快訊!BTC 現在已來到 58815.03
Next Post
Arthur Hayes:投資加密貨幣項目「敘事比技術更重要」,牛市注意力已轉向山寨幣

Arthur Hayes:投資加密貨幣項目「敘事比技術更重要」,牛市注意力已轉向山寨幣

Copyright (c) 2019 by Jegtheme.
  • About
  • Buy JNews
  • Request A Demo
  • Contact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Sign Up

Create New Account!

Fill the forms be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Add New Playlist

- Select Visibility -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Account
    • BlockTempo Beginner – 動區新手村
    • Change Password
    • Forgot Password?
    • Home 1
    • Home 2
    • Home 3
    • Jin-homepage
    • Latest
    • Login
    • Profile
    • Register
    • Reset Password
    • Trending
    • Users
    • Users List Item
    • 不只加密貨幣,談談那些你不知道的區塊鏈應用|動區新手村
    • 所有文章
    • 關於 BlockTempo

    © 2025 JNews - Premium WordPress news & magazine theme by Jeg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