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區動趨-最具影響力的區塊鏈新聞媒體
  • Home
    • Home Layout 1
    • Home Layout 2
    • Home Layout 3
  • Browse
    • News
    • Movie
    • Music
    • Technology
    • Howto & Style
    • Entertainment
    • Gaming
  • Features
    • Youtube Video
    • Vimeo Video
    • Dailymotion Video
    • Self-hosted Video
    • User Profile
    • Playlists
    • User-created Playlist
    • Favorite Playlist (Private)
    • Watch Later Playlist (Private)
    • All JNews Features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Login
  • Register
UPLOAD
動區動趨-最具影響力的區塊鏈新聞媒體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Currently Playing

ABS獨家專訪》Gitcoin共同創辦人Scott:台灣是現實與Web3治理的重要交匯點

ABS獨家專訪》Gitcoin共同創辦人Scott:台灣是現實與Web3治理的重要交匯點

ABS獨家專訪》Gitcoin共同創辦人Scott:台灣是現實與Web3治理的重要交匯點

搶先看
ABS獨家專訪》Gate.io CEO韓林:無懼銀行進軍加密服務,台北特別有人情味

ABS獨家專訪》Gate.io CEO韓林:無懼銀行進軍加密服務,台北特別有人情味

搶先看

6 Sci-fi Gadgets in Movie We Wish Actually Existed

Movie

The 10 best games to play on your new PlayStation 4

Gaming

Tesla’s Chinese factory just delivered its first cars

News

【台灣社群文化】扎根台灣,獨樹一格:一窺本土區塊鏈社群的多元面貌

自九年前比特幣被發明以來,網際網路之後的新一代數位革命就此展開。透明且去中心化的分散式帳本不僅能保障交易安全,它還試圖將貨幣本身從國家機關統治的系統中拉出來,因此被視為能改變世界舊有經濟秩序的新動力,獲得了大量的關注成為未來數年全球最具發展性的科技趨勢。(本文轉自INSIDE,作者Anny,動區動趨授權轉載)

 

起源於開放原始碼社群的區塊鏈技術,也快速吸引了多方的利益關係人。除了最初的開發者,尚有企業、創投、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基於不同的背景與動機而參與區塊鏈產業,也就此形成更加完善的生態系。

只是這一切的一切,都要從最早的「社群」談起。

從最早的比特幣區塊鏈到目前所有的公有鏈,其實都是以「社群」的方式在運行,延續第一代網際網路的開放精神與熱情的開源社群形式,社群的核心價值在組織文化,一群理念相同的人共同參與在群體,也可自由地參與、退出。

在《區塊鏈革命》一書提到,得利於中本聰將分散式權利、網路正直性、利益關係人權利的隱私、安全性、所有權,包容性等原則融入在編寫的程式中,校準並結合利益關係人的誘因,以社群組織形式登場的區塊鏈在早年得以自然運行。

承先啟後的社群文化

說到社群文化的形成,開源社群便在世界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區塊鏈的發展當然也得力於開源社群的活絡,當然開放、分散、去中心的象徵性文化在開發者心中尤為重要,就拿日前微軟收購 GitHub 一事來看,雖然現階段微軟沒有增加收費和掠奪數據的跡象,協議也主張 GitHub 將保留其開發者優先的風格, 不過這個事實顯然還是讓 GitHub 的開發者難以接受,遭到去中心加密社群者激烈抗議,微軟介入了開源領地對去中心化造成的影響使得區塊鏈開發者感到不安逃離至其他平台,可以見得那種尤為強勁之精神指標堅不可摧。

狹義的區塊鏈社群是最初建立在技術上的社群,然而區塊鏈發展至今,早已延伸出面貌更多元的社群組織,這些廣義的社群,是讓生態圈更加健全,產業得以更蓬勃發展的成長動能,只要有特定的人群、相應組織、成員參與及社群文化,我們都可以視作社群,若要以全觀的角度來剖析區塊鏈產業,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先了解區塊鏈社群上發生的故事。

本次 INSIDE 區塊鏈以台灣現況出發,探究從技術社群、實體場域,甚至大專院校等台灣本地社群,究竟他們能能否在區塊鏈大世代的契機中,為生態圈帶來正向循環,跑在產業前為台灣區塊鏈發展注入成長動能?就讓我們一窺台灣本地兩大區塊鏈社群:

 Taipei Ethereum Meetup 台北以太坊:國內外人才匯流 「去中心文化」技術社群

談到台灣技術社群,絕對不能不提到  Taipei Ethereum Meetup 台北以太坊社群,即便你沒有參與鏈圈、幣圈活動,曾在網上爬文試圖查找以太坊、區塊鏈等基礎知識時,也一定看過他們部落格上發布之文章,究竟這群神秘組織者是誰?他們來自何方,如何協助推動區塊鏈基礎建設,將區塊鏈這個生硬的學問普羅大眾?

硬塞有幸邀約來自台北以太坊的四位核心組織者及成員與我們談談,為了讓大家對組織的輪廓更加清晰,我們先大致了解他們各自的背景。

陳昶吾,主領域為隱私安全的他認為區塊鏈是未來產業發展的創新機會, 於國外訪問回台後,想找尋區塊鏈相關的工作機會,因緣際會認識社群其他成員而加入, 身為以太坊基金會研究員的他,同時在政大資科兼任助理教授 的他,同時在政大資科兼任助理教授以及在 AMIS 擔任研究科學家。

Ben, 在修讀中興資工碩士時認識到虛擬貨幣,本身以密碼學為專長,畢業後在金融體系擔任工程師 ,他認為得力於區塊鏈的蓬勃發展,密碼學人才被推到風口上,加上本身對金融產業深感興趣,認為往區塊鏈發展將是一個大好機會,因此投身區塊鏈領域。

Ken,最早接觸是透過電影-《比特幣風波》,被電影中闡述全新的金融體系劇情所觸動 ,隨後認識技術圈前輩更激起深入了解區塊鏈的動力,在新創產業打滾多時,想用時下最新趨勢-也就是區塊鏈技術來改變產業生態,隨後加入台北以太坊社群。

邱駿,過去於電商擔任工程師 ,關注到在 GitHub 看到火熱的 Ethereum 專案,得知其為能夠讓區塊鏈能夠實行智能合約的基礎建設。在自行搜集各項網路資源後,認為最快了解工程技術的方式還是直接與在地社群接觸。鍵入關鍵「Ethereum」馬上就找到了 Taipei Ethereum Meetup 粉專及社團,一路參與社群活動至今。

 Taipei Ethereum Meetup 台北以太坊來自不同背景的成員,左至右依序為 Ben、邱駿、陳昶吾、Ken。

Taipei Ethereum Meetup 的組織運作,簡單來說就如同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概念,海納百川接受各界人士,透過網路群組籌劃活動、尋找合適講者、租借場地、直播影音共享,大家都是志工性質,憑藉著熱情和志同道合朋友相互激勵。目前核心成員約有 20 人 ,每場例行活動約有 50 人出席,以台灣技術社群規模來說算是相當大的。

每月兩次聚會,例行講座主題從 Token 應用、區塊鏈底層應用到新聞如何搜集等都是社群討論的議題, 每場均有實況轉播,對於無法到場的人來說也能享有社群資源。除了例行活動當然也包含我們經常看到的線上資源,像是 Medium 專欄、臉書粉專與社團、Slack 群組,他們也共同維護一份 GitHub ,包含新手教學、從零了解區塊鏈生態等基礎知識。

對一個社群來說,舉辦大型活動往往是凝聚圈內人士最速效的方式,而得力於既有組織成員來自以太坊基金會,他們與核心技術開發者維繫良好關係,一旦有機會就會邀約核心開發者至台北演講或是舉辦工作坊,至於與以太坊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的淵源,主要是因為以太坊基金會中有五個台灣成員,至台灣出差時也能前來社群舉辦演講,將來自以太坊根源之能量注入台灣。

作為社群組織,Taipei Ethereum Meetup 本質上就不是一間公司,當然不是以開發專案、貢獻源碼為目標,反倒是「敲門磚」的角色,讓技術資源與產業接軌、媒合人才,同時散播以太坊技術給更多入門者普世區塊鏈價值。

也會透過實體活動應用直接讓大眾了解使用場景,像是他們曾使用 Token 販售講座票券、智能合約票選社群 logo 等,都是相當貼近日常的應用實例,透過社群與民眾的互動,搭配 Medium 上經過消化撰寫出更易懂的國內外技術文章,讓成員對以太坊技術應用羅輪廓場景更加清晰。

事實上,台北以太坊這樣的區塊鏈技術社群在國際上也是相當難能可貴的,陳昶吾也有感而發:「在亞洲其他國家如新加坡、東京、中國的社群技術意味其實並不濃厚,可能更多的關注是在幣圈、ICO 投資或區塊鏈應用。」

當然這與加密貨幣的興起有相當大的關係,也讓 Meetup 的社群本質改變了,以撒幣招攬更多成員的大有人在。經營媒體出身的中國社群 Ethfans 就是以激勵金招募更多志工,同時透過礦池收入來支援社群,以激勵經濟來循環發展。

Taipei Ethereum Meetup 相較於其他社群他們的優勢是起步早,在區塊鏈大肆被討論之際他們早已累積各界人脈與資源,組織中雖有許多資深的技術人員,卻仍致力於將區塊鏈門檻降低。

根據 Taipei Ethereum Meetup 的觀察,雖然越來越多人對區塊鏈抱有興趣,但對新手來說進入門檻仍然太高,他們希望透過手把手教學 、更多入門文件管道的提供來改善,未來也會努力 找尋更多講者,除了把國外的社群力量帶到台灣,也希望讓技術圈人士能自願站出來成為講者,以形成良好的正能量循環社群文化。

站在國際重要匯流處 如何看待區塊鏈現況與以太坊難題?

作為和以太坊基金會關係緊密的組織,Taipei Ethereum Meetup 的一大優勢就是獲得最新技術發展,站在以太坊社群重要匯流處 ,Taipei Ethereum Meetup 如何看待以太坊難題與區塊鏈現況?

將時間推到去年 11 月, Vitalik Buterin 在台北 BeyondBlock 大會公布了以太坊未來 3~5 年內的交易規模擴容計畫,以達到 Visa 等級規模為目標。

在他看來,以太坊目前的主要三大困難是隱私性、安全性與擴展性。Vitalik Buterin 透露,以太坊接下來將主攻在不考慮使用大型節點甚至集團型節點、努力避免中心化趨勢的前提下,實現每秒數以千計交易量的鏈上擴容最佳化。

陳昶吾也提到,目前以太坊最核心兩大問題仍然是「隱私」和「效能」,目前效能問題的應對之道有「分片技術」和「鏈下交易」,不過其中仍有待解的問題。

他舉例,以現有區塊鏈技術來說,交易經每個節點認證,假設有一萬個節點,那麼是否必須要讓一萬個節點都進行認證,若是只要在數學上符合安全性的最小數量保證(保證金)就可以完成 ,那麼透過分片 (Sharding) 技術將區塊鏈分群,交易效率將可以有倍數的成長。

然而分片後,每個群組 的節點數變少相對容易產生 Majority attack 的問題,因此要讓群 組中的節點隨機的經常性更換,但在更換過程中需要同步不同分片的區塊再進行驗證 ,如此一來就會有延遲情況發生,而這也是當前以太坊分片技術上待解的問題。

至於「鏈下交易」( off-chain) 呢?過去 要完成一筆交易需要所有人進行認證,但相對使交易速度下降,就目前的技術來說,一時半刻仍無法直接解決鏈上效能問題,但若是可以在鏈外運行,最終再同步到鏈上將可以大幅提升效率,不過該怎麼透過數位簽章稽核讓過程中確保資料不被竄改才是關鍵,現階段已有許多專案朝向鏈下交易 ( off-chain) 發展。

至於另一項受到熱議的「共識機制」問題,過去比特幣採用依靠礦工的  PoW(Proof of Work)工作量證明,延伸至今有越來越多問題浮現,像是 算力集中越來越明顯,已與去中心化的方向背道而馳,挖礦的行為 從個人挖礦發展到大的礦池、礦場更 造成 能源浪費。

此外,對鏈來說想要進行升級、區塊加大、分叉等等更新時也因為礦工不同意使升級變得遙遙無期。 因此以太坊希望未來挖礦機制能逐漸消退,採取像是  PoS(Proof of Stake)權益證明, 讓區塊鏈治理權回到貨幣持有者身上。

成員補充,除了透過鏈上機制以貨幣持有者 決定發展方向, 也有另一派主張,未來公鏈的治理方式是鏈與人之間的共識, 鏈外的人要先取得共識,再決定鏈的發展方向,兩派說法是社群正積極討論的議題,當然要建立這樣的關係, 所要努力的不只是線上,甚至要走到線下與各國社群溝通、互動,這也正是以太坊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正努力在進行的。

全台首例:加密貨幣實體社群咖啡廳空間 「BITZANTIN」

今年四月,社群網站上觀察到不少幣圈人士都在一家位於內湖的咖啡廳打卡「BITZANTIN」,筆者在訪談下來也聽到不少圈內人提及,激起我們對這個實體空間的好奇,在網路時代下以區塊鏈、虛擬貨幣的社群多半透過都從網路搭起橋樑,接續才會參加相關講座、工作坊,究竟這間打著 結合加密貨幣實體社群與咖啡廳空間的 「BITZANTIN」是什麼樣的社群概念?

座落於內湖路二段的加密貨幣咖啡廳空間「BITZANTIN」

座落於內湖路二段,從外觀看上去儼然是一間質感高雅的韓系咖啡廳,推開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不是韓劇中穿著優雅工作服的服務人員,也不是氣派的裝潢設計,而是 顯示貨幣市場的即刻價格 65 吋 4K 電視牆和壁櫃上琳瑯滿目的 加密貨幣白皮書和區塊鏈相關書籍,二樓甚至還有舞台及完備的攝影器材。

一樓店內 65 吋 4K 電視牆和壁櫃上琳瑯滿目的加密貨幣白皮書和區塊鏈相關書籍

實體空間凝聚社群 更為民眾把關 ICO 專案

從顧問團隊的介紹,我們得知「BITZANTIN」的創辦人來自韓國,成立的動機便是看上行之有年 比特幣,最初就是藉由社群興起,演變至今在亞洲其他國家像是韓國、日本、中國等都有不少活躍的社群組織,他們認為,台灣作為具有相當大區塊鏈發展潛力的國家,更需要一個實體的線下社群將大家凝聚,因此成立「BITZANTIN」咖啡廳,也促成台灣成為「BITZANTIN」設立實體空間之首例。

在區塊鏈市場中,有九成為投資人僅不到一成的技術開發者, 「BITZANTIN」希望大眾透過實體社群中心輕易的接觸到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的資訊。目前在咖啡廳二樓設有 BITZANTIN Lab 活動空間,除了團隊自發性提供 免費的講座推廣、線下沙龍,而也因為「BITZANTIN」有場地、餐點、攝影器材等資源,先天已具備一切舉辦活動的條件,也能將場域租借給幣圈、鏈圈舉辦相關活動 。

二樓設有 BITZANTIN Lab 空間 定期舉辦免費課程 也提供 ICO 團隊租借舉辦活動

根據 BITZANTIN 團隊觀察,目前在實體空間中大致有三種人群,第一種是完全沒有接觸過區塊鏈的入門者, 在這些人之中年齡廣布從 20-40 歲,大學生族群、業界工程師、菜籃族等等,第二種是曾經在其他地方參與過幣圈相關課程講座,第三種就是本身以在幣圈打滾的人士。

把這些人聚集在實體空間中,除了可以互相交流,最大的特點在於民眾可以直接接觸到虛擬貨幣、 ICO 項目團隊,降低民眾在投資過程中陷入 ICO 騙局或是誆韭菜事件的發生機率, 「BITZANTIN」的 顧問 Ian 表示過去許多民眾資訊不對等,在網路上進行相關投資活動很容易受騙,現在可以來到實體場域當面與專案團隊接觸,有任何疑慮或問題都能直接提出來。而另一方面,能直接接受各界人士當面挑戰的專案團隊本身一定具有相當質量,藉此已初步排除漏洞百出無法接受市場考驗的專案。

透過系統的社群孵化,協助區塊鏈新創公司所發展的專案建立起完善的社群,「BITZANTIN」團隊會先幫民眾進行篩選,挑出團隊背景嚴實、項目概念符合市場需求、項目商業模型思路清晰,並且技術確實可落地的專案,同時「BITZANTIN」團隊也會深入專案的社群,了解專案社區內的互動概況及社群熱度。

「BITZANTIN」結合了資訊二進制的最小單位「Bit」以及拜占庭將軍問題的「Byzantium」兩個字。一切科技的起源都是從 Bit 開始,「BITZANTIN」期許自己能在這場區塊鏈的革命中能扮演著像二進制的 Bit 一樣重要的角色,為區塊鏈專案提供解決方案,並與社群成員共同譜寫區塊鏈與加密貨幣的歷史。

以上兩個社群瞄準技術、投資人,分別以不同面向出發,在窺探他們的社群活動以及他們的趨勢洞察後,各位讀者對於台灣區塊鏈社群面貌是否有更深入的了解,也許你也曾參加過類似的社群組織,或是你也有意成為社群組織者,不論如何,日後區塊鏈產業的活絡勢必得仰賴更活躍的社群文化,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文化已經蔓延至校園群體,台灣的學生自發性組成校園公開社團,在教育資源仍未大量投入之際,藉由社群組織是否能將這股先機帶給校園師生,甚至讓台灣本土區塊鏈人才急起直追國際?在下集中將為您頗析更全多元的區塊鏈學生社群面貌。

除了社群生態,台灣在地法律、交易所等區塊鏈大勢也不容錯過,讀者可參照下方延伸閱讀。

?相關報導?

【台灣交易所】幣安、OKEx、火幣紛紛摩拳擦掌,台灣交易所生態大洗牌?

【動區專欄】台灣金融監理沙盒「開啟」 – 區塊鏈新創申請評估與建議(上)


 

《BlockTempo動區動趨》LINE官方號開通囉~立即加入獲得第一手區塊鏈、加密貨幣新聞報導!

加入好友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近期文章

  • 精選文章搶先看!動區登入Access質押訂閱服務,解鎖寶貴資訊快人一步
  • ABS獨家專訪》Gitcoin共同創辦人Scott:台灣是現實與Web3治理的重要交匯點
  • ABS獨家專訪》Gate.io CEO韓林:無懼銀行進軍加密服務,台北特別有人情味
  • 快訊!BTC 現在已來到 58996.2
  • 快訊!BTC 現在已來到 58815.03
Next Post
【Tether 大跌後再度發幣】備受爭議的USDT再度釋出 2.5 億美元代幣,社群議論是否將造成價格上漲

【Tether 大跌後再度發幣】備受爭議的USDT再度釋出 2.5 億美元代幣,社群議論是否將造成價格上漲

Copyright (c) 2019 by Jegtheme.
  • About
  • Buy JNews
  • Request A Demo
  • Contact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Sign Up

Create New Account!

Fill the forms below to register

All fields are required. Log In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Add New Playlist

- Select Visibility -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Account
    • BlockTempo Beginner – 動區新手村
    • Change Password
    • Forgot Password?
    • Home 1
    • Home 2
    • Home 3
    • Jin-homepage
    • Latest
    • Login
    • Profile
    • Register
    • Reset Password
    • Trending
    • Users
    • Users List Item
    • 不只加密貨幣,談談那些你不知道的區塊鏈應用|動區新手村
    • 所有文章
    • 關於 BlockTempo

    © 2025 JNews - Premium WordPress news & magazine theme by Jegtheme.